草原故事-一碗奶酪救活成吉思汗的啟迪
于雞兒年(公元1201年),札木合在斡難河彼岸與成吉思汗軍展開了肉搏戰,史稱闊亦田戰役。鏖戰中,成吉思汗頸脈受傷,昏倒在戰場上。者勒篾獨自守在成吉思汗身旁,用嘴吸其凝固在傷口中的血塊。成吉思汗到半夜恢復了知覺,開口說道:“我血已干,現在渴得厲害!”一聽此言,者勒篾脫掉鞋帽衣服,赤身跑進敵方營地,抱上一壇奶酪回來了。然后又找來水兌到奶酪里,給成吉思汗喝下去。成吉思汗感激地說道:“如今我該說什么好?昔日當篾兒乞惕人襲來,我躲進不兒罕山而身陷絕境時,你救我性命一次。如今,你又用嘴吸我傷口淤血,又一次使我躲過了死神。而且,在我口渴難耐之際,你又不顧個人安危找來奶酪。三次救命之恩,我將永世不忘!”
這個故事記載于蒙古民族古典名著《蒙古秘史》中,充分肯定了奶酪的傳奇療效。加拿大學者S·C·卡斯祖巴說,“這件事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探尋中世紀蒙古人有關創傷與治療知識的幾個側面的機會。”奶酪是牛奶經濃縮、發酵而成的奶制品、含鈣最多的
奶制品,被譽為乳品中黃金。
蒙古族的乳文化源遠流長。自古以來,過著游牧生活的蒙古民族早已養成了喝奶吃乳食品的習慣。《馬可·波羅游記》記載:“韃靼人完全以肉食和乳品作食物,一切飲食來源都是他們狩獵的產物。”牧民的飲食習慣與草原畜牧業的關系極為密切,在長期牧業生產生活中蒙古民族創造了獨樹一幟的傳統飲食文化。乳食品蒙語稱查干伊德(即白食),是純潔吉祥的意思。乳食品是營養食物,能夠在改進人們的營養、健康甚至勞動生產率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乳食品是大自然賜予人類最完美的食品,牛奶和奶制品中鈣含量最豐富,是蛋白質、維他命和礦物質重要的來源。現代醫學研究證明,豐富的鈣質進入人體內,達到骨的生長部位,促進新骨鈣化的成熟,既增強抵抗力,防止疾病發生,又促進兒童長高,最終達到強健一個民族。
毫無疑問,蒙古民族的強健體質,不能不說與他們的傳統飲食習慣關系極為密切。
強健的體格和強悍的性格,這是蒙古民族的優勢,而成吉思汗就是靠這一優勢走向成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流強大的快速騎兵,將冷兵器時代的戰爭藝術發揮到了最高峰。”前蘇聯學者弗·尼·尼基夫洛夫說:“成吉思汗一生經歷了許多次戰爭,他很善于利用蒙古人所具備的優越性,組成了一支強大的軍隊。”
一杯奶可以強壯一個民族
前些年國務院領導發出號召:“每天一斤奶,強壯中國人。”我覺得這絕不是一句空話,而是有科學依據的。根據有關專家的調查,目前中國人的膳食結構仍然不合理,別的營養不講,只講鈣一項就缺不少。如果每人一天能夠喝上一斤奶,就可以把缺的這部分鈣補足。當前,我國隨著國民經濟的大發展,乳文化在老百姓當中得到了提升,但與世界乳業先進國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目前我國奶類年產量達4000萬噸,是世界第三大產奶國,我國已成為乳業消費大國。但我們人均奶類消費量只有32.4公斤,不到世界水平的1/3。
總的來說中國人的奶類消費量還是很低,其原因并不是因為中國人不愿意喝奶,而是對大多數人而言沒有養成這種飲食習慣。說到底,最根本的原因還是觀念和認識問題。我本人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由于從小習慣了吃奶食品,體質一直不錯。到了60歲因為乳糖消化不良,就改用喝酸奶吃乳食品。在長期堅持中,深深體會到酸奶和乳食品正如一位“雪中送炭”的供鈣者,讓我煥發了青春活力,60歲之后與夫人一起幾乎周游了整個世界,和年輕人一樣天天都在緊張地工作。乳食品是最好的營養品。要解決觀念和認識問題最主要的還是靠加大宣傳,普及奶業的營養知識,啟發人們飲奶吃酪的自覺性,引導每個人樹立科學的消費觀念,從而漸漸養成食用乳制品的消費習慣。特別建議青少年和老年人,早晚喝一杯牛奶,或吃點酸奶和
奶酪,早飯時喝一杯奶可使營養更豐富,而睡前喝一杯奶可以起到鎮靜安眠的作用。要繼續提倡和廣泛深入宣傳“一杯奶可以強壯一個民族”的理念,讓牛奶和乳食品漸漸成為我們每個人的一種生活必需品。
乳文化的真正形成,根本在于人們觀念的轉變和生活方式上的改變。中國奶業的發展是一件關乎民生的大事,關系到我們每個人的利益。我們相信,只要在中國人當中普遍養成飲奶吃乳食品的良好飲食習慣,讓奶食品真正成為大多數人的生活必需品,我們民族的體格就會更加強壯起來!
來自
內蒙古奶制品-內蒙古特產網www.wmgjx.com
內蒙古特產加盟批發網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郵箱地址:31315500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