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爾多斯發現的最古老人類蹤跡
1923年,法國天主教神父、地質古生物學家桑志華和德日進, 在實驗室整理鄂爾多斯薩拉烏蘇河流域科學考察所獲資料的過程中,于一堆羚羊牙齒和鴕鳥蛋化石碎片中,驚喜地發現一枚幼兒的左上外側門齒。這枚牙齒經加拿大人類學專家步達生研究,命名為“the ordos Tooth”(鄂爾多斯人牙齒)。這是中國境內發現的第一件有準確出土地點和地層紀錄的人類化石,也是中國第一批有可靠年代學依據的舊石器時代古人類遺存,在中國乃至亞洲古人類學及舊石器考古研究史上均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上世紀40年代,我國著名舊石器時代考古學家裴文中先生在他的一部著作中,首先使用了“河套人”及“河套文化”這兩個中文名詞,來對應德日進等人已命名的 “Ordos Man”(鄂爾多斯人)及其文化,并被國內學術界所喜用,而它的最初命名則在國外學術界一直被作為正式學名來沿用。按照學術界的慣例,應該把“河套人”正名為最初命名的“鄂爾多斯人”。考慮到人們的接受過程以及因正名而可能引起的國內人們的困惑,可以稱為“鄂爾多斯人(河套人)”。
根據“鄂爾多斯人(河套人)”使用的石器種類、形態及其它遺跡想象等可知,他們當時從事的是以狩獵為主的經濟形態,因此,“鄂爾多斯人(河套人)”不僅是迄今為止鄂爾多斯發現的最古老的人類蹤跡,同時也是活躍在鄂爾多斯大草原上的最早的獵人。
經我國古人類學家吳汝康先生研究,“鄂爾多斯人(河套人)”的體質特征屬人類進化史上的晚期智人階段,比西歐典型的尼安德特類型的人類化石更為接近現代人。據中國科學院蘭州沙漠研究所等單位的最新研究成果,“鄂爾多斯人(河套人)”生活的年代應為距今7~14萬年,是截至目前為止,我國乃至亞洲發現的時代最早的晚期智人化石之一。
來自內蒙古草原文化www.wmgjx.com
內蒙古特產加盟批發網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郵箱地址:31315500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