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奈曼王府那些事
2013年5月3日,國務院公布第七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中奈曼旗“奈曼王府”榜上有名。
奈曼王府始建于清代崇德元年(1636年),曾4遷府址。奈曼旗第一任郡王袞楚克,在1636年首建王府于奈曼旗原太山木頭蘇木白音敖包嘎查。1707年,第六任郡王垂忠(蒙古語音譯稱卻經)上任后,認為王府規模太小,決定異地重建,地址選在今新鎮扣根村。仿皇宮建筑樣式,耗銀數萬兩,建筑規模和裝修豪華,遠遠超過郡王的使用規模,故有人告發。清廷經過核實后,以“圖謀不軌”為由,撤銷其郡王爵位。第七任郡王阿薩拉又將王府遷回太山木頭蘇木白音敖包嘎查。第九任郡王巴拉楚克承襲后,他看到王府門前東南的廟塔,每日上午塔影投到王府大門前后,感到不吉利,于是,在1803年將王府遷到原橋河鄉五福堂村。清朝同治二年,第十一任郡王德木楚克扎布在休閑游覽時,看到大沁他拉北靠草木荒地,柴草茂盛,便于放牧狩獵,西鄰塔爾干泡子(今稱西湖),水草肥美,東南有大面積的肥沃土地,可以耕種,便將王府遷至大沁他拉,也就是現在遺存的奈曼王府。
王府遷到大沁他拉以后,整個王府建成了一個方形大院,四角建有10米高的角樓,占地22500平方米,建筑房屋190多間。院內的東側是王府衛隊駐地;西側為王府膳房和糧倉;西北側是王府檔事房(王府工務辦事處);東北是王府內眷住室。院內正中心的四合院是扎薩克王爺內部議事的地方,分儀門、正殿、東配殿、西配殿和佛堂。儀門是出入王府的必經之路,它與前后門相通。此門內有2名衛士看守,還有2名接待人員。若有求見扎薩克者,先請示王府總管拜生達,由拜生達請示扎薩克,一般議事由拜生達在儀門就可處理。拜生達是官吏名,是王府總管事的官員。
奈曼王府是內蒙古自治區僅存的一座保存完好的清代王府,位于奈曼旗人民政府所在地大沁他拉鎮。現存的王府是清代道光皇帝之乘龍快婿奈曼第11任扎薩克德木楚克扎布于1863年所建,距今130余年。
1986年5月10日,奈曼王府被確立為內蒙古自治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來自內蒙古草原文化www.wmgjx.com
內蒙古特產加盟批發網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郵箱地址:31315500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