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民月餅”才是消費主流
距離中秋還有半個多月,市場上的月餅大戰已硝煙四起。細心市民會發現,與往年情況不同,今年的月餅市場上出現了諸如螺旋藻月餅、西洋參月餅等打著“營養月餅”的旗號,這些所謂的“營養月餅”中,大多標稱添加有“螺旋藻”、“人參”、“燕窩”、“鮑魚”、“魚翅”等。對此,專家提醒消費者,“營養保健月餅”未必真有滋補效果,市民購買切莫盲目跟風。(9月13日《新聞晨報》)
“營養保健月餅” 未必真滋補
星星還是那個星星,月亮也還是那個月亮,但月餅卻早已不是那個月餅——里邊添加了千奇百怪的“營養”成分,讓人搞不清它到底是傳統食品,還是營養品、保健品,抑或就是一個靠炒作噱頭來為商家攫取暴利的載體。
不斷開發新產品、增加產品的品種和附加值,原本無可厚非。既可以推動產品創新,讓老商品煥發新生機,也能豐富市場供應,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消費需求,進而獲得多贏。不過,所謂“營養月餅”卻并非如此,其本身便存在一些值得追問的地方:月餅里添加其他成分,配方是否安全?商家宣傳的“營養”成分是否確實存在,其有效含量有無標準?只要跟“營養”沾邊,立馬便身價百倍、比普通月餅的售價高出一大截,是否合理?是否經過了物價部門的批準?專家表示,月餅無論打出怎樣的健康保健旗號,都改變不了高糖、高脂、高熱量的“三高”性質。那么,商家的宣傳是否存在誤導消費者的嫌疑,甚至涉嫌虛假宣傳?
養生餡 保健餡月餅身價翻番
實際上,月餅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除了食用功能,還兼具“送禮功能”。說“營養月餅”就是為送禮而生,或許有點武斷。但很顯然,它能為那些投機鉆營者提供“糖衣炮彈”,至少在客觀上為不正之風推波助瀾。類似現象早已頻頻見諸報端:寧波現1088元一只天價雞,當地政府作為禮品采購;某煙草企業推出天價煙,指明了系“廳局級的享受”……普通民眾很難有資格、有能力享受那些形形色色的“天價貨”,坊間也早就流傳著“用者不買,買者不用”的說法。無疑,在反“四風”的今天,對“營養月餅”保持一定的清醒和警惕,并非杯弓蛇影、無事生非。
也有讓人欣慰的好消息。據山東新聞聯播報道,在節儉消費風氣的影響下,今年月餅主打親民牌,在濟南多家超市,各種月餅擺在了入口的顯眼位置,很多商家推出買一送一的促銷活動搶占市場。與往年天價月餅受寵不同,“經濟適用型”的簡易盒裝和散裝月餅成今年銷售的“黑馬”。無獨有偶,《新文化報》也以《長春中秋月餅主打“親民牌”,幾元錢一塊的品種很多》為題,對長春的月餅市場進行了報道。相信除了濟南和長春,還有不少地方和城市也都是這樣的情況。畢竟,勤儉、務實是社會的共識,也是大勢所趨。“親民月餅”才是消費主流,面對不同商家的不同市場定位,市場會給出一個明確的結論。
手作月餅 買來送禮不如自我犒賞
內蒙古特產加盟批發網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郵箱地址:31315500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