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拓“北疆天路” 打造內蒙旅游經濟新引擎
"藍藍的天空,青青的湖水",騰格爾一首《天堂》,扣動了公眾心扉,讓內蒙古的山川河流、藍天牧場走進公眾心田。東起大興安嶺,西到賀蘭山下,橫跨29個經度的內蒙古自治區幅員遼闊,蘊藏著無盡的美景和豐富的旅游資源,尤以“大草原“最為知名,壯麗的草原風情吸引著各地游客。長期以來,內蒙古旅游經濟發展長期依賴于自然景觀,人文景觀有待于挖掘與提升,”重自然資源,輕文化底蘊“的癥結制約了行業的發展。如何順應旅游市場變化,推動旅游業從觀光旅游,向兼具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并舉的”觀光、休閑、度假“復合式旅游轉變,創造新的旅游經濟增長點,成為內蒙古旅游產業發展的必由之路。2016年7月,在多方見證下,內蒙古正式啟動了“北疆天路”草原自駕旅游文化節系列活動,開始了自然與人文主題相結合的旅游模式創新。
2015年,中國旅游總收入超過4萬億,旅游業成為拉動經濟的重要引擎。旅游發展,已經成為“十三五”期間政府主要目標任務之一。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報告中提出落實自駕車營地設施建設等一系列舉措,迎接大眾旅游時代。而此時的中國,得益于旅游結構、消費需求的轉變和汽車的普及,個性出游的自駕模式受到青睞。據統計,2015年在國內旅游40億旅游人次中,自駕游游客已占到58.5%以上,達到23.4億人次。預計到“十三五”末,中國自駕游人數將達到58億人次,比2015年翻一番多,約占到國內旅游人數的70%以上。
如今,在國家政策扶持下,自駕游細分市場已經步入春天,也帶動了旅游等相關產業的共同成長。
內蒙古除了有遼闊的草原、湖泊、濕地、沙漠等經典自然景觀之外,還蘊藏著從遼上京到西夏黑城,從陰山巖畫到紅山文化,北方游牧民族民俗文化等等一系列人文旅游資源,足以開辟人文、生態旅游第二戰場。而多年的持續建設,也使道路、食宿等自駕游基礎設施達到較高水平,結合內蒙古得天獨厚的地理區位優勢,為自駕游的開展創造了眾多利好。2016年,內蒙古自治區旅游局正式將建設“中國自駕游第一勝地”列入5年發展規劃,開始整合全區資源,重點打造首個集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為一體的自駕游品牌,“北疆天路”草原自駕旅游文化節正是這一戰略的落地項目之一。
北疆天路全程5000多公里,覆蓋內蒙古境內四大旅游區域,除了豐富的自然景觀外,還能一探以北方游牧文化代為代表的人文景觀與民俗風情??梢哉f既是蒙古高原自駕之路,也是對草原歷史人文的一次發現之旅。據相關部門介紹,此條線路將與冬季的“冰雪天路”作為內蒙古旅游夏、冬兩季的核心自駕游線路品牌,共同支撐起“自由自在內蒙古”的自駕游品牌形象,推動自駕游市場及周邊產業的發展,最終使內蒙古成為“中國最佳自駕旅游目的地”。此外,未來內蒙還計劃繼續圍繞旅游產業升級轉型需要,以“草原文化、北疆特色、休閑度假”三大主題,打造草原旅游、民俗旅游、避暑度假旅游、自駕車旅游等旅游產品體系,滿足多樣化和多層次的旅游消費需求。
有生態旅游產業鏈資深人士對“北疆天路”的推出給予了很高的評價。過去提及內蒙古旅游,人們首先能夠想到的只有課本上的那句“風吹草低見牛羊”,而未來,以“天路”為紐帶,以自駕游為突破口,內蒙豐富的旅游資源將會逐漸得到更好的發掘和提煉,為公眾打造更完美的旅行體驗。“北疆天路”的橫空出世,不僅意味著內蒙古旅游產業增添了一個極具潛力的自駕游品牌,這種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兼容并包,共同發展的創業思路,也將對未來內蒙古地區的旅游產業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相關內容
“十二五”期間內蒙古旅游市場高速增長
內蒙古旅游精彩亮相北交會
內蒙古旅游發展目標:2020年旅游年總收入達5000億
繼往開來 內蒙古旅游鎖定發展新目標
“冬季旅游”“茶葉之路”引領內蒙古旅游再上新臺階
來內蒙古大草原,一定要去參加內蒙古旅游那達慕
內蒙古特產加盟批發網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郵箱地址:31315500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