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大產品4條線路 內蒙古旅游正邁出國門走向世界
內蒙古自治區北與蒙古、俄羅斯接壤,東西幾乎橫跨整個中國,是我國跨經度最大的省份。純凈明麗的天空、潔白的蒙古包、成群的牛羊、金色的大漠風光,讓你領略塞外的別樣風情……每年的夏季,內蒙古以它獨有的熱情,招待著來自天南海北、世界各地的游客。
●八大旅游產品吸引國內外游客
祖國正北方,亮麗內蒙古。近年來,內蒙古依托獨特的區位和豐富的旅游資源優勢,積極推進與俄蒙兩國地區旅游合作。充分發揮以濃郁的民族風情、燦爛的歷史文化、秀美的草原風光、獨特的地貌景觀、浩瀚的沙漠戈壁、童話般的森林冰雪、引人入勝的現代化項目、別樣的邊城風情這八大產品亮點吸引國內外游客。
憑借資源和地理位置的優勢,內蒙古以蒙古族文化、草原、沙漠、休閑度假、紅山文化、遼文化、地質奇觀、巖畫、宗教朝圣、居延文化、航天科普等精心打造出現代工業旅游、溫泉度假旅游、邊城異趣旅游、沙漠戈壁旅游4條旅游線路。
●文旅融合的時代來臨
“中俄蒙三國跨境旅游是內蒙古旅游的一個重要特點和亮點。旅游吸引力實際就是地方軟實力的最直接的體現,而旅游與文化的結合則是提升地方旅游吸引力的主要途徑。文旅融合已經成為推進內蒙古旅游產業轉型升級和旅游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部署,是傳承弘揚草原文化的重要載體。”內蒙古旅游局局長魏國楠說。
縱橫融媒體記者從自治區旅游局了解到,內蒙古在草原文化節的引領下,呼和浩特昭君文化節、包頭鹿城文化節、赤峰紅山文化節、中國 額濟納國際金秋胡楊生態旅游節、錫林郭勒盟中國 元上都文化旅游節、滿洲里中俄蒙三國旅游節等節慶活動亮點頻現,發展至今均已成為地域性主要節慶活動,打造出了國際性品牌。
通過這一系列的文旅融合發展,新時期下的內蒙古旅游業呈現出跨越式發展的可喜局面。2015年,內蒙古接待旅游者8542.61萬人次,實現旅游業總收入2257.1億元。
魏國楠表示,預計2017年基本建成草原文化旅游大區并向旅游經濟強區堅實邁進,內蒙古旅游業總收入達到3000億元以上;2020年基本建成旅游觀光、休閑度假基地,爭取達到旅游業總收入5000億元。
●旅游品牌逐漸邁入國際視野
2016年,內蒙古通過區域品牌線路對地域文化和資源特色進行了精準的提煉和概括。以品牌體系為發端將民俗文化、節慶活動和旅游連成串,在推出一批精品旅游景區和旅游產品的同時,一直注重與全國客源地市場的保持深度交流與溝通,通過“走出去”的方式加大對內蒙古旅游的推廣,“亮麗內蒙古”“冰雪天路”“北疆天路”等旅游品牌已經逐漸進入全國視野。
中俄蒙“萬里茶道”活動品牌是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具體組成和延伸,已經被國家旅游局列入中國十大國際旅游品牌。
●新興旅游目的地
“內蒙古自治區旅游業得到快速發展,主要呈現出4個特點,一是國內旅游市場持續高速增長;二是旅游業對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力明顯增強,產業地位進一步提高;三是旅游業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結構進一步優化;四是旅游基地建設步伐明顯加快。旅游觀光、休閑度假基地、為打造祖國北疆亮麗風景線做出重要貢獻。”魏國楠表示。
如今,“萬里茶道”已經成為“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內蒙古作為中國向北開放的橋頭堡,“萬里茶道”上內聯7省區,外延蒙古國、俄羅斯,甚至歐洲的重要節點,正著力打造“萬里茶道”國際旅游品牌。
據了解,內蒙古力爭用3年的時間,將呼和浩特昭君博物院、包頭市五當召旅游區、鄂爾多斯市響沙灣休閑度假旅游區、呼倫貝爾草原國家公園旅游區、通遼市孝莊園文化旅游區、興安盟阿爾山國際養生度假旅游區、巴彥淖爾市黃河河套文化園、赤峰市克什克騰旅游區、烏蘭察布市涼城岱海旅游區、錫林郭勒盟元上都遺址旅游區、烏海湖休閑度假旅游區、阿拉善盟額濟納胡楊林旅游區、滿洲里中俄邊境旅游區、二連浩特市國際茶路驛站文化旅游區、森工集團阿爾山--柴河旅游區等15個景區,建設成為品牌旅游景區。
內蒙古正在成為一個特色鮮明、項目豐富、內涵深邃、魅力獨具、環境舒適、交通便捷、誠信安全的新興旅游目的地。
相關內容
“十二五”期間內蒙古旅游市場高速增長
內蒙古旅游之各盟市旅游景點、特色小吃概覽
內蒙古旅游草原拍照技巧
內蒙古旅游景點攻略:響沙灣君蘭湖的傳說
內蒙古特產加盟批發網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郵箱地址:31315500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