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冬季旅游新模式,帶你暢游內蒙古
通過發展旅游業實現產業轉型,帶動地方經濟、就業發展,推動旅游與文化的融合,使優秀傳統文化和民族文化通過市場化的運作傳承出去,加快旅游產業化進程。
誘人的察爾森湖冬捕、壯美的草原風景、刺激的阿爾山滑雪場……這是內蒙古興安盟冬季特有的風情。圣潔的哈達、濃郁的馬奶酒、醇香的
奶制品、極具蒙古族特色的民俗風情,將草原人民的豁達和豪爽展現得淋漓盡致。
這里森林和草原構成的雙重雪景,多民俗、原生態的特點,使興安盟與其他地方的“冰雪”區別開來,散發著獨特的魅力,展示出“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寬闊視野、壯美天地。
1生態旅游:綠色發展的“金鑰匙”
“今年這片草場的雪來得早,站得穩。草的下半截還沒有變黃就被雪蓋住,雪下的草就像冰窖里儲存的綠凍菜,從每根空心草管和雪縫里往外發散著淡淡的綠草芳香……”這是作家姜戎在其著作《狼圖騰》里對冬天蒙古草原的一點細節描述。
厚厚的408頁講述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一位知青在內蒙古插隊時與草原狼、游牧民族相依相存的故事。《狼圖騰》自出版以來打動了無數人,而故事就發生在中國大陸內蒙古最后一片靠近邊境的原始草原。
冬季,興安盟的氣溫多在零下20度左右。我乘車馳騁在那片冰封的草原的冰雪天路上,望著車窗外那片蒼蒼茫茫被皚皚白雪覆蓋的蒙古草原,難以想象春季來臨,萬物復蘇的時節,這里將是一派怎樣的景象。在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旅游局局長孟鐵牛的手機相冊里,我找到了答案。
孟鐵牛向我展示了部分他拍攝的夏天草原的照片。那是芳草碧連天的世界,嬌艷的小野花迎風綻放,沒有一絲人為的痕跡。看完照片,孟鐵牛有些動情地說,在那里,耳聽到的是草原遒勁的風聲,眼見的是風吹草地現牛羊的畫面,這才是真正的內蒙古的草原。
孟鐵牛告訴我,《狼圖騰》中所講述的草原就是位于興安盟的這片草原,得益于近年來當地對環境保護,那些精壯、強悍、不馴的草原狼又回來了。
孟鐵牛堅持不讓在這片草原修公路,他說:“游客在尋找什么?實際尋找的是真正的大草原,尋找的是沒有人工雕琢的東西。人的潛意識里一定是需要回歸自然的,那是來自大自然的呼喚。一旦草原被公路‘切開’,就破壞了這里的生態和草原原有的味道。我希望人們可以翻越幾個山丘,深入這片神秘草原,這才是游客不遠千里甚至萬里來到內蒙古想要感受的東西。”
“阿爾山自然風光四季都很美”。這是國家主席習近平2014年前往興安盟視察時對阿爾山的贊譽。“總書記的話讓興安盟堅定了依托美麗的自然風光持續發展旅游業的決心,要讓阿爾山的旅游業真正火起來,老百姓真正富起來。”孟鐵牛表示。
據介紹,興安盟下轄烏蘭浩特市、阿爾山市、突泉縣、扎賚特旗、科爾沁右翼前旗、科爾沁右翼中旗,在這里的每個地區都有隸屬自己的勝景名地。其中,阿爾山擁有7個天池,并作為全國六大天池之一被列入聯合國A級自然保護區;保存完好的火山地質遺跡近300平方公里,堰塞湖和各種湖泊星羅棋布,森林浩瀚如海洋;阿爾山是看草原最近的地方,呼倫貝爾大草原、蒙古國大草原、狼圖騰的草原、科爾沁草原、杭蓋草原、秋丁草原美輪美奐……
孟鐵牛表示,旅游業是興安盟的一個新興產業,把生態旅游產業建設作為開啟綠色發展的“金鑰匙”,依托自身生態條件和文化基礎,通過推動旅游發展來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圍繞建設體現蒙元文化、科爾沁文化、紅色文化等獨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觀光休閑度假基地。
2多業態組合:多元化冰雪體驗
興安盟四季分明,尤其是白雪皚皚的冬天,長達7個月的冰雪季,是興安盟最富神奇魅力的時刻。白狼峰漫山遍野的霧凇,在藍天的映襯下顯得冰清玉潔,晶瑩剔透,當行走其中便會發現,毛澤東主席的詩詞《沁園春 雪》中這樣寫道:“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這正是內蒙古興安盟的冬季風光的真實寫照。
據了解,為把北疆這道風景線打造的更加靚麗,興安盟旅游局等部門精心策劃了沁園春 雪“美好興安”冬季旅游系列活動,旨在通過持續系列開展主題冰雪活動,構建興安盟冬季旅游品牌影響力,讓世界愛上美好興安。其中,“察爾森湖冬季漁獵文化旅游節”已舉辦了三屆。三年來,經過自身提升和耐心的市場培育,該旅游節已經形成一定影響力。
提到冬捕,這是我國北方一種古老的漁業生產方式。每到冬季12月份,察爾森湖冰面結冰至50厘米左右的時候,當地的漁民都會開始冬捕。在這片古老的黑土地上,游牧、農耕和漁獵三種文化并存,特別是漁獵文化自史前時代綿延至今,成為如今人們過冬的特有方式。
察爾森湖水庫湖面已經結上了厚厚的冰,我乘坐著越野車小心翼翼地在冰面上行駛著,前往今年冬捕第一網的地點。載我的司機有著豐富駕駛經驗,他小時候曾聽老人說,只要過了冬至,察爾森湖就會被凍的結結實實。
只有親眼所見,才能感受冬捕的神奇、神秘與神圣。當地的一位漁民告訴我,冰面選點鑿洞,完全靠經驗和運氣。沒有點冬捕真功夫,鑿個洞下個網去,很可能白忙活。冰下的湖水一般都在零上4度以上,魚一般都有扎堆的習慣,需憑經驗找準魚的扎堆點。
在察爾森湖的冬捕分小規模掛網和大部隊拉網兩種方式,都需要提前布網,出網的場面也是相當十分壯觀。今年冬捕場面聲勢浩大,第一網達8萬斤魚,當天銷售收入480萬,重量40斤的頭魚拍賣價格18萬8千8。
令我感到觸動的是,當地很早就意識到竭澤而漁的嚴重后果,察爾森湖冬捕有一個好的傳統,即無論當年的魚汛多好,冬捕期絕不超過1個月,今年是從2016年的12月30日持續到2017年1月19日,為期20天。自古以來,這里的百姓就深深地敬畏大自然,在冬捕前要舉行莊重的祭湖儀式,絲毫不敢向大自然無度索取。
除了神奇的冬捕、熱鬧的現場漁市交易買賣之外,察爾森湖上還設有冰雪汽車挑戰賽、200米超長冰上滑梯、雪地摩托賽、馬拉爬犁等激情特色的冰雪娛樂活動。
相較前兩屆冬捕節,今年的活動愈發豐富多彩,吸引越來越多的人們來到這里,在促進當地冬季旅游發展的同時,也縮小了與其他冬季旅游發達省市的差距。
3整合創新:打造旅游新增長極
近年來,內蒙古自治區通過“冰雪+民俗”、“品牌+節慶”、“推介+巡展”等多元組合,開啟了“冷資源”變“熱經濟”的冬季旅游發展新模式。如今,體驗內蒙古冬季獨特的冰雪民俗文化成為海內外游客紛至沓來的緣由。
不難看出,內蒙古自治區旅游局正不斷地對優質資源進行深度開發,積極創新,打通并整合產業鏈上下游,助力全區旅游產業的發展和提升,實現旅游資源大區向旅游經濟強區跨越。
在內蒙古自治區旅游局的帶動下,內蒙古各盟市相繼出臺了刺激冬季旅游的獎勵措施。在興安盟,相關政府部門和景區給予旅行社雙重階梯式獎勵,同時設立“年度貢獻獎”,對業績突出的旅游企業再予重獎。
據孟鐵牛介紹,來到興安盟烏蘭浩特,可以感受成廟的紅色文化積淀和壯觀的察爾森湖冬捕漁獵活動,一路駛向阿爾山,路經遼闊曼妙的科爾沁草原,可以感受到冬天草原特別是丘陵草原美不勝收的景色。
然后從草原又進入大興安嶺林海雪原,感受阿爾山迷人的夜景;欣賞不凍河奇觀、體驗林俗文化、走上高高的白狼峰,觀看真正的“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景觀。
喜歡探險和攝影,并有著豐富旅行經驗的趙先生認為,內蒙古冬季最美的風光都在路上。自駕“冰雪天路”成為他深度體驗內蒙古冬季的一種絕佳方式。
如今,興安盟旅游業發展勢頭良好,市場運行平穩,旅游精品線路推介效果初見端倪,傳統旅游客源地方穩固,鄉村、民族旅游逐漸升溫。但興安盟地處我國北疆,距經濟發達的客源地較遠。例如該區域的阿爾山市具有非常優質的冰雪旅游資源,但由于其地域劣勢的負效應較大,從南到北每一處新興的冰雪旅游景點都會截留下來前往阿爾山的客源。
此前,阿爾山機場自開航以來只有兩條進離場航路,周邊只有一條聯通至各地的區域航路,進出港航班進出港困難、航班運行效率極低。去年年底,阿爾山往返哈爾濱正式通航,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航班利用率,方便了旅客出行。但可以看出,如果交通這一短板不能很好地解決,將在一定程度上滯緩冰雪旅游未來的發展。
據悉,內蒙古自治區旅游工作將在“十三五”期間繼續深入貫徹落實國家旅游局“515”戰略,緊扣發展重點、轉變發展思路,變革發展模式,加快發展進程,逐步推動景點旅游向全域旅游轉變。
內蒙古旅游局將著力加強“10+3”工程和“643X”品牌體系建設,瞄準旅游基地建設和旅游產業跨越式發展目標,創新方式,全力推進旅游業轉型升級、快速增長。
孟鐵牛表示,興安盟也將繼續依托資源優勢,通過推動旅游發展來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舉全盟之力打造阿爾山旅游增長極,以此輻射帶動興安盟全域生態旅游,推動國家級生態旅游示范區建設。
同時,興安盟緊抓自然資源優勢,通過發展旅游業實現產業轉型,帶動地方經濟、就業發展,推動旅游與文化的融合,使優秀傳統文化和民族文化通過市場化的運作傳承出去,加快旅游產業化進程。
內蒙古特產加盟批發網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郵箱地址:31315500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