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對臺推出全域、四季旅游產品
數據顯示, 2016年臺灣同胞入境旅游人數為35288人次,比上年增長21.2%,臺灣已成為內蒙古常規入境旅游的第二大客源市場。近年來,內蒙古為進一步開發、鞏固臺灣旅游市場,依托草原、森林、沙漠、冰雪、溫泉、河湖、濕地、地質奇觀、中俄蒙口岸、民俗歷史文化等十大旅游資源,積極研發、推廣適合臺灣游客的四季、全域旅游產品。
內蒙古按照旅游資源分布和區位特點,著力建設東北林草文化四季全生態旅游片區(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通遼市)、環京津冀草原風情旅游片區(赤峰市、錫林郭勒盟、烏蘭察布市)、敕勒川現代草原文明旅游片區(呼和浩特市、包頭市、鄂爾多斯市、巴彥淖爾市)、西北水沙胡楊秘境探險旅游片區(烏海市、阿拉善盟)。
東北林草文化四季全生態旅游片區。以滿洲里市、海拉爾區、烏蘭浩特市、科爾沁區、額爾古納市和阿爾山市為旅游中心,以冰雪旅游、生態旅游、民俗旅游、避暑度假旅游和邊境旅游為主題,加快提升冬季旅游和夏季旅游產品檔次。不斷提升邊境旅游、草原旅游、森林旅游、冰雪旅游等品牌知名度,加快發展紅色旅游、農牧業旅游、自駕車旅游、民族文化旅游等專項旅游。繼續完善城市旅游基礎設施和旅游交通服務網絡,重點建設大興安嶺、海拉爾、烏蘭浩特、科爾沁、滿洲里、阿爾山、額爾古納、根河、扎蘭屯、牙克石等休閑旅游度假目的地。
環京津冀草原風情旅游片區。以烏蘭察布市集寧區、赤峰市中心城區、錫林浩特市和錫林郭勒盟南部旗縣為旅游中心,建設以草原文化、地質奇觀、民族風情、歷史文化和自然生態為特色,由觀光旅游、民俗體驗、生態旅游、冰雪旅游、溫泉療養、度假休閑、文化旅游、自駕車旅游等組成的多層次旅游產品體系。依托克什克騰世界地質公園、元上都遺址、遼文化遺跡、喀喇沁蒙古王府、美林冰雪小鎮、錫林郭勒草原等旅游資源,打造內蒙古環京津冀草原風情體驗和生態旅游目的地。
敕勒川現代草原文明旅游片區。以呼和浩特市、包頭市、鄂爾多斯市、巴彥淖爾市為旅游中心,推進呼包鄂都市旅游圈和沿黃河旅游帶建設,突出目的地和客源地雙重功能,著力發展都市休閑旅游、商務會展旅游、草原沙漠觀光休閑度假、冰雪運動旅游、黃河農耕文化游、民俗體驗、康體養生、工農業旅游、紅色旅游等,重點打造成吉思汗陵、響沙灣、昭君博物院、大召、五當召、恩格貝、敕勒川、黃河河套、黃河峽谷、希拉穆仁草原等精品旅游景區。建設成為具有北疆特色的旅游集聚區和國際特色旅游目的地
西北水沙胡楊秘境探險旅游片區。以烏海市、巴彥浩特鎮、額濟納旗、阿拉善右旗為旅游中心,建設以文物古跡、水域景觀、大漠風光、民族風情、邊境旅游、航天旅游為特色的旅游目的地。發展以烏海為中心的蒙西旅游圈、以巴彥浩特為核心的大漠胡楊旅游圈,打造成為內蒙古西部特色旅游目的地和集散中心。加快推進公路干線建設、高鐵建設和機場升級改造,建設阿拉善國際特色旅游目的地。
內蒙古以文化和自然資源為依托、打造100條精品旅游線路??鐕糜尉€路重點圍繞“萬里茶道”、尋找成吉思汗之旅、跨國紅色之旅、“三湖”之旅、絲綢之路、國際商貿之旅、養生醫療之旅以及亞歐大陸鐵路專列游等打造。跨區域旅游線路圍繞尋找祖國最北方、走西口、草原有約、游牧文化、黃河農耕文化之旅、長城之旅、森林之旅、蒙古風情游、闖關東以及沙漠之旅等打造??缑耸新糜尉€路分為自然主題、文化主題和專項主題旅游線路。自然主題旅游線路依托林草沙水冰雪以及陰山、黃河等自然景觀,打造北疆天路、冰雪天路、黃河“幾”字灣大漠風情線、內蒙古大草原、大興安嶺全生態旅游等線路;文化主題旅游線路圍繞游牧文化打造草原馬道、蒙古源流黃金線、匈奴探秘、鮮卑溯源、三都深度游等旅游線路;專項主題旅游線路重點圍繞自駕、低空飛行、婚紗攝影、研學、沙漠探險、農牧業觀光、康體養生、冬奧冰雪體驗等特色主題打造。
內蒙古深入挖掘冰雪草原、冰雪森林、霧凇、林海雪原等冬季旅游資源,突出自然和文化特色,圍繞“一年四季都是景”,突出開發由冰雪旅游品牌景區、冬季品牌旅游線路和全域服務、四季皆游的特色旅游目的地構成的四季旅游產品體系。
內蒙古特產加盟批發網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郵箱地址:31315500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