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冬季旅游 冷資源變成熱產業
這個冬季,內蒙古旅游業再次沸騰:冰雪草原、林海雪原、霧凇……冬季冷資源不僅將北方大地裝扮得冰雕玉砌,依托這些資源,全區各地一個個特色旅游活動也讓冬季的內蒙古迸發出火熱的激情,漸入佳境的冬季旅游,為內蒙古各族人民的美好生活增添了風采華章!
1月10日至12日,寒風凜冽,空氣清冷,首屆世界冰上龍舟錦標賽在錫林郭勒盟多倫縣舉行,美國、德國、芬蘭等23個國家和地區的27支代表隊集結在龍澤湖上開展著速度與激情的較量。
“看冰雪、劃龍舟,我們感受著激情與豪邁,體驗著速度與力量。”來自南國的游客由衷地贊嘆。
鼓聲激蕩、號子震天。觀眾們圍攏在凍了近1米厚的冰面上,一睹“龍舟冰上游”的風姿。來自德國的選手沃爾克·布里爾說,首次參加冰上龍舟賽,很新鮮、很有趣。
“沒想到這個活動舉辦得這么成功,我們不僅收獲了人氣,還賽出了冰上龍舟品牌的影響力。冰上龍舟賽打破了受季節及水域影響的限制,適合在北方漫長的冰雪季推廣,明年我們還要繼續開展,擴大影響力。”活動承辦方相關負責人王忠君說。
黨的十九大提出,建設美麗中國,推進綠色發展;要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帶領人民不斷創造美好生活。自治區第十次黨代會明確提出,把內蒙古建設成國內外知名旅游目的地。全區旅游發展大會之后,全區各地按照《內蒙古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快旅游業發展的意見》,大力發展冰雪體驗旅游,發揮我區自然冰雪資源優勢,不斷推動冬季旅游發展。
這個冬季,廣袤草原的各種特色冬季旅游活動精彩紛呈:呼倫貝爾開展了盛大的冬季旅游那達慕暨第十八屆中國(呼倫貝爾)冰雪那達慕,興安盟阿爾山開展了中俄蒙美術家寫生活動,通遼市開展了冬季旅游暨科左后旗第二屆冰雪節,錫林郭勒盟開展了“馬背上的歌聲”冬季那達慕活動……一系列品牌活動向世界展示著內蒙古冬季旅游的無限魅力。
“旅游+”融合發展讓冬季旅游品牌越來越有生機活力。近年來,我區各地按照《內蒙古自治區“十三五”旅游業發展規劃》提出的發展冬季旅游,實施四季旅游發展戰略,深入挖掘冰雪草原、冰雪森林、霧凇、林海雪原等冬季旅游資源,通過融合發展,開發各種冰雪旅游品牌產品:冰雪+體育競技、冰雪+藝術表演、旅游+民族風情展演……一個個產品的涌現,逐漸讓人們感受到品牌的力量。
作為中國十大最具影響力的冰雪旅游節事活動之一,呼倫貝爾冰雪那達慕是自治區打造的內蒙古旅游黃金品牌活動之一。“如今可以代表呼倫貝爾的已經不僅僅是大草原,冰雪項目也是一枝獨秀,正在成為當地冬季旅游的一個新品牌。”呼倫貝爾市旅游發展委員會主任托亞介紹。
品牌的力量讓產品更有競爭力。今年,我區推出了冰雪天路、環京津冀冰雪世界、現代草原文明冰雪游和溫情大漠冰雪游四大冬季旅游品牌線路。呼倫貝爾市推出了“紅春綠夏金秋銀冬”旅游品牌、興安盟推出了“溫泉雪域·冰火兩重天”、赤峰市推出了“銀色阿斯哈圖”、錫林郭勒盟推出了“銀色錫林郭勒草原冰雪那達慕”…… 一個個主題突出、各具特色的旅游品牌不僅受到各界的歡迎,也為當地帶來了真金白銀。錫林郭勒盟正藍旗白嘎力“牧人之家”呼和圖嘎說:“今年冬季,我借著那達慕的東風,開展冬季特色體驗活動,為游客量身定制蒙古袍、推送奶食禮品等,掙了3萬多塊錢!”
豐富多彩的冬季旅游品牌的紛紛出場,讓從前一到冬季就貓冬的人們按捺不住內心的喜悅。“今年冬天回來不僅可以滑雪、還能看冰燈,家人們的業余生活豐富起來了。”多年沒有回家鄉的市民陳鴻文今年冬天回到了烏蘭察布市,感慨萬千。
僅今年元旦假期,我區接待游客達230.94萬人次,同比增長13.59%。
冷資源迸發的熱效應,讓內蒙古冬季不再冷清。內蒙古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于光軍說,冬季旅游的出現和升溫,表明了旅游者的旅游趨向多樣化,也意味著我區旅游業發展正在趨向成熟。冬季旅游對于促進我區旅游業的產業結構調整、實現季節與區域平衡、推動我區旅游業的發展,實現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的局面有著重要意義。
內蒙古特產加盟批發網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郵箱地址:31315500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