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雖不大水很深,如何選品有學問-內蒙特產店經營淺探
說起特產,很多人都會想起內蒙古、新疆、西藏等地的特產,因為獨特的氣候環境和地廣人稀的地理優勢,造就了這些地區的特產成為了純天然無污染的健康佳品。這些地區幅員遼闊,土特產原材料漫山遍野,不需要人工再去種植、施肥、噴撒農藥,春產、秋收、冬藏、加工即可上市。很多特產都是藥食同源,不但好吃,還能預防疾病。
在東北和西北地區,遼闊的草原,肥碩的牛羊,也成就了牛羊肉制品的盛行。很多中部地區的牛羊肉加工者不服氣,用自己飼養的牛羊肉烘烤牛羊肉干,力求分得一杯羹,但是無論如何腌制、烘烤,生產出來的牛羊肉干就是不如東北和新疆、西藏的牛羊肉干好吃。純天然牧場育肥的牛羊,不是人工飼養的牛羊所能比擬的。許多游客到東北和西北旅游,都會大包小包的帶回眾多土特產,給家人和朋友們分享,成為了待人接物的上好禮品。不僅如此,隨著物流業的發展壯大,郵購這些健康、美味土特產也成了時尚的選擇。這也成為了眾多地區特產店延長銷售鏈條的一個新途徑。那么如何開一個好的特產店,選擇一些好的產品,讓自己的銷售能更好的服務廣大顧客,更好的拓寬服務領域,使自己的特產店不斷壯大發展呢?筆者因為與內蒙古特產行業有業務往來,并就自己多年去各地旅游購物的經驗,簡單分析一下內蒙古特產店選品的一些小學問,供其它同行特產店參考選擇。
一般來說,內蒙特產店春節前主打禮品市場和家庭消費市場,多是本地人送給外地朋友禮品和本地自然消費,而夏天則主打旅游市場。目前春節已經遠去,轉眼間屬于內蒙人的旅游狂歡季就要到了,最具內蒙特色的內蒙特產是外地游客返程必帶的禮物,如果到內蒙旅游不帶些內蒙特產回去感覺就像白來了一樣。所以要想在屬于內蒙人的旅游旺季穩賺一把,內蒙特產店特別是新開的店家提前要有針對性的做好布局。
隨著網絡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在網上購買,但絕大部分有機會現場選購買的人,還是不會放過現場購買的,一方面感覺更放心一些,另外一方面出來旅游總要有些儀式感,甚至如果讓選擇網上購買還是到曾經買過的實體店購買的話,相信大部分人還是選擇后者的,因為她感覺就像在老熟人那里買東西一樣,踏實。
據大數據統計,從數量上來看,來內蒙旅游的游客選擇的當地特產首當其沖就是風干牛羊肉干,其次就是奶制品,緊隨其后的就是一些功能性的藥食同源產品,比如說沙棘油和肉蓯蓉;從金額上來看排序則是風干牛羊肉、藥食同源特產、奶制品,而從利潤率和復購率方面來看排序卻都變成了藥食同源特產、牛肉干和奶制品,這也是好多特產店選擇藥食同源產品的根本原因所在。所以說特產店選產品其實也是大有學問的。同樣是內蒙特產,不同地市產品就會有所不同,即便是同樣地市不同的位置也決定了選品的側重點不同,不是你隨便根據自己的想象擺上幾種產品就可以坐收漁翁之利的。同樣是一間不大的特產店,有的可以一干就是十來年,而有的干不了三五年甚至連一年都撐不下去,要命的是那些剛入行的特產店主往往意識不到這一點,老的特產店更是“一般人我不告訴他”,巴不得他對面的同行早日關門大吉。有的店看起來很是高大上,實際上不如一個夫妻店掙錢的事兒比比皆是,可以毫不夸張的說,每個做得好的店都有自己的“鎮店之寶”和獨特的經營之道。據悉內蒙古赤峰市很多特產店僅沙棘油系列產品一年盈利就可達二十多萬,阿拉善的特產店肉蓯蓉一年獲利更是十分豐厚,包頭的亞麻油前幾年賣的也是非常火,一般盟市牛肉干賣的要比羊肉干要好,但錫林浩特和呼倫貝爾卻剛好相反,不但羊肉干賣的貴而且賣得好。
為什么藥食同源類特產賣的這么好呢?這中間肯定有他的道理。中醫藥學是東方智慧在認知生命、闡釋生活、揭示生死的實踐中的偉大創舉,是融預防、治療、康復為一體的整體醫學,并且在去年的抗擊新冠疫情的“戰斗”中,再次以非凡的實力向世界證明了自己的價值。中醫藥自古以來就有藥食同源之說,也就是說許多植物既是食物又是藥物,她們既能充饑更能和藥物一樣預防和治療多種疾病。《黃帝內經》是祖國醫學文獻最早的一部經典著作,其明確記載“空腹食之為食物,患者食之為藥物”;“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養盡之。”這些說的都是食療對疾病的祛除和預防作用,同時人們都知道食療具有很多突出優勢,比如沒有任何毒副作用,不會讓人產生依賴性,更不會因為某種病而誘發別的疾病;比如具有極大的方便性,人們在日常生活喝喝水用用餐就可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不需要三天兩頭往醫院里跑,避免了不必要的交叉感染;再比如食療還具有無痛苦的優點,人們在享受生活的過程中就祛除了病痛,免受打針、吃藥,甚至手術之苦,還不需要承受高昂的醫藥費用。“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可以說防治結合預防為主、治既病不如治未病、與其將來藥療不如提前食療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越來越多的人高度認可這一觀念并為之付諸行動。另一方面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有了大幅提高,早已不再是以吃飽穿暖為第一要務的時代,而是有了更高層次的追求,“綠色”、“有機”、“無公害”等字眼越來越多的出現在人們的視野里。這就很好的說明了這一問題,而與此相反的是由于生活壓力越來越山大、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生活習慣不健康等等各種原因,使得處于亞健康狀態的人越來越多,也就是說更多的人需要并愿意通過藥食同源的產品來解決這樣那樣的問題,另外稍具常識的人都知道內蒙古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決定了同樣的沙棘或者同樣的蓯蓉生長周期長,晝夜溫差大,利于營養貯藏,營養價值相對較高,再者內蒙環境好,沒有污染,加之野生的雖然藥用價值高但價格并不比種植的高,即便是逐利的商家也不會放著質優價廉的原料不用而去采購價格高的同類產品,所以這類產品效果好、賣得火也就不足為奇了。
沙棘作為藥食同源植物,被諸多民族醫藥典籍和國家藥典所記載。沙棘油是由沙棘營養成分最為集中的果實或種子萃取而成,用于咳嗽痰多、消化不良、食積腹痛、瘀血閉經、跌撲瘀腫,對心腦血管、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神經系統、免疫系統、燒傷燙傷、組織再生等諸多方面疾病有積極的調理和預防作用。百度百科、中央電視臺以及很多三甲醫院的專家都很認可沙棘油的功效,都有收錄和相關報道,2019年,赤峰市敖漢旗“敖漢沙棘”獲得原國家質檢總局批準的地理原產標志,2020年,由敖漢旗沙漠之花公司生產的沙棘油被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評為“綠色食品”。內蒙古肉蓯蓉和沙棘一樣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也是一種藥食同源植物,素有“沙漠人參”之稱,以阿拉善、鄂爾多斯為主產區,2015年原國家質檢總局批準對“內蒙古肉蓯蓉”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當然內蒙地區既是傳統食品又是藥品的高附加值產品遠不止沙棘和蓯蓉,在此僅是舉例說明。
總之,內蒙特產店賣的不僅是特色和服務,更是一種理念,產品一定要有層次感,人氣產品和盈利爆品都要兼顧,凡事未雨綢繆,讓您的特產店盈利能力更強,以長久立于不敗之地。(作者:它巖)
來源于:消費日報網
內蒙古特產加盟批發網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郵箱地址:31315500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