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旅游風俗習慣及蒙古族飲食禁忌
敬獻哈達
哈達是蒙古族日常行禮中不可缺少的物品。敬獻哈達是蒙古族牧民迎送客人對賓客表示尊敬和祝福和日常交往中使用的禮節。在獻哈達時,主人張開雙手捧著哈達,賓客要站起身面向獻哈達者,微向前躬身接哈達。獻哈達者將哈達掛于賓客頸上,賓客應雙手合掌于胸前,向獻哈達者表示謝意。
做客
乘汽車到牧民家做客要看蒙古包附近勒勒車上是否拴著馬,不要貿然駛入,汽車行駛中路遇畜群早些避開,否則車輛猛然驚畜,免得馬驚掙斷韁繩跑失同時牲畜急跑會掉膘。如在草原遇見畜群,汽車與行人要繞道走,不要從畜群中穿過,否則會被認為是對畜主的不尊重。進包要從火爐左側走,坐在蒙古包的西側和北側,東側是主人起居處,盡量不坐。入坐時不擋住北面哈那上掛著的佛像。
進包后可席地而坐,不必脫鞋。不要坐在門檻上。到牧民家做客,要帶適當的禮品,如酒、糖、小食品等。對迎面狂吠的牧羊狗僅可喝斥,不可打。主人端來各種奶食品也要吃一點、不然主人會覺得自己招待不周。如要解手須至蒙古包南方較遠處,不可到蒙古包東、西側(有羊圈)、北側(氣味會隨風刮入包內)。冬天不要到包北、西側亂踩,因那里的雪是化水食用的。離開主人家須道再見并致謝意。
敬茶
客來敬茶是蒙古族人民的傳統禮節。到牧民家做客或在旅游點上,主人或服務小姐首先會給賓客敬上一碗奶茶。這碗茶客人一般是要喝的,如果不喝,主人會覺得沒有禮貌。賓客要微欠起身用雙手或右手去接,千萬不要用左手去接,主人或服務小姐斟茶時,賓客若不想要茶,請用碗邊輕輕把勺或壺嘴一碰,主人便會明白賓客的用意。
敬酒
蒙古族認為美酒是食品的精華,斟酒敬客,是蒙古族待客的傳統方式。通常主人是將美酒斟在銀碗、金杯或牛角杯中,托在長長的哈達之上,唱起動人的蒙古族傳統的敬酒歌,客人若是推推讓讓,拉拉扯扯,不喝酒,就會被認為是不愿以誠相待。賓客應隨即接住酒,然后按照蒙古人敬酒的方式:左手捧杯、用右手的無名指蘸酒祭天, 再蘸酒祭地, 最后蘸酒祭祖先(用無名指蘸酒向天、地、火爐方向點一下,以示敬奉天、地、火神),隨后把酒一飲而盡。不會喝酒也不要勉強,可沾唇示意,表示接受了主人純潔的情誼。蒙古族自古以來是一個熱情好客的民族,貴賓抵達定會以酒相迎,但不會強迫一飲而盡,但不適飲酒者一定要接過銀碗,以表示禮貌。蒙古族待客的標準就是一定要把客人喝倒才算禮貌。
尊老慈幼
蒙古人長幼有序。到蒙古包牧民家做客見到老人要問安、不在老人面前通過、不坐其上位、未經允許不要與老人并排而坐、稱呼老人要稱“您”、不許以“你”相稱或直呼其名。見到牧民孩子不要大聲斥責、更不能打罵、不要當面說孩子生理上的缺陷、對孩子和善、親切、被認為是對家長的尊重。
問候
見面要互致問候,即便是陌生人也要問好;平輩、熟人相見,一般問:“賽拜努”(你好),若是遇見長者或初次見面的人,則要問:“他賽拜努”(您好)??畲新啡耍ú徽撜J識與否),是蒙古族的傳統美德,但到蒙古族人家里做客必須敬重主人。
飲食禁忌
蒙古人在飲食上不吃蝦、蟹、海味及“三鳥”(即雞、鴨、鵝)的內臟,也忌諱吃魚,因為有些地區的蒙古人視魚為神的化身。他們不愛吃糖和帶辣味的調味品;不愛吃帶汁的、油炸的菜肴,不太愛吃米、面食品和青菜;他們還不愛吃豬肉及糖醋類菜肴。
蒙古人最愛吃肉和奶類食品,尤以羊肉食用最為普遍。“手扒肉、烤全羊、石烤肉”等都是他們常用的民族傳統佳肴。他們用餐慣用以手抓飯,時而也用刀叉。他們吃肉樂于把整塊肉下鍋煮,待六節成熟時例撈出,然后用手撕或以小刀切著吃,而且大多食量驚人。
①注重 講究實惠,注重菜肴的鮮嫩。
②口味 一般口味都偏咸。
③主食 一般慣以牛羊肉為主食。對中國的羊肉餡包子、餃子等食品也感興趣。
④副食 愛吃牛肉、羊肉、雞、鴨、蛋類、鹿、兔、野羊、雉子等;也以乳制品為主要副食品;近來他們開始吃蔬菜。
⑤制法 對烤、涮、蒸、烤、燴等烹調方法制作的菜肴偏愛。
⑥中餐 喜愛中國的蘇菜及清真菜。
⑦菜譜 很欣賞炒羊肉絲、紅燒牛肉、烤全羊、烤羊腿、青椒牛肉絲、脆皮雞、煎烹雞脯、牛肉丸子、青蔥炒蛋、烤肉等風味菜肴。
⑧水酒 愛喝烈性酒、尤對馬奶酒偏愛,啤酒也樂于品嘗;還喜歡飲用紅茶和奶茶。
內蒙古特產加盟批發網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郵箱地址:313155002@qq.com